“家里人的體溫怎么樣,有沒有異常?有沒有外來人口?”這是首陽山街道石橋村第一村民組“十戶聯防”戶長郭增義近來的“口頭禪”。作為該村黨員“戶長”,每天他都會通過電話或者微信群向負責的10戶居民詢問情況。
疫情防控,思路先行。在首陽山街道辦事處的24個行政村,有這樣一批黨員“十戶長”,他們發揮著“網格員”的作用,對村內人員進行網格化管理,地毯式排查,做到“網眼細、抓的實、情況清、底數明”,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家每戶每個人。
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,首陽山街道切實采取各項防控措施,同時間賽跑,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。“黨建引領、三長共治、十戶聯防”是以村為基本單位,每10戶組成一個“小網格”,設戶長1名。以“戶”為基本單位,以“聯防”為基本措施,建立起街道、村、戶三級管控體系。形成街“長”(街道辦主任)統領統籌、村“長”(支書、村長)聯管聯治、戶“長”(黨小組、村民組長、黨員、積極分子、群眾代表)聯防聯控的“黨建引領、三長共治、十戶聯防”網格化防控體系。
首陽山街道辦事處主任周曉鋒介紹,通過“黨建引領、三長共治、十戶聯防”從而實現疫情防控的“七防十保”,即:防輸入、防輸出、防感染、防擴散、防聚集、防謠言、防反彈;保證高音喇叭響起來、保證宣傳標語掛起來、保證登記卡點立起來、保證聚集場所關起來、保證防護口罩戴起來、保證消毒藥水噴起來、保證病狀人群隔起來、保證外來人員管起來、保證群眾警惕高起來、保證防控制度嚴起來。
首陽山街道共有24個行政村,共分成1300個黨員中心戶(十戶網格),排查時本著“兩兜底”(即:戶籍兜底、住戶兜底),“三不漏”(即:不漏戶、不漏房、不漏人)的工作原則進行,對轄區內固有的13831戶52564人進行全方位排查,經過集中排查,摸排出“一省七地市”人員共471人,全部嚴格落實“五包一”措施。